扬州王姓是外来户段姓与大理段氏同宗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14-10-30 报纸名称: 扬州时报
描述:近日,关于“姓名权”的立法解释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。跟目前“子女可以随父姓,可以随母姓”稍有不同的是,根据草案,子女可以有条件地选取父姓和母姓之外的“第三方”姓氏。孩子可以选择父母姓氏之外的姓,会不会导致奇怪的姓氏越来越多?扬州目前又有哪些姓呢?扬州最大姓氏王姓来自外地据了解,目前扬州的总人口
桑园寄子悲天伦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16-10-11 报纸名称: 新安晚报
描述:邓伯道逃离石虎的大军后,带着一家人慌不择路地南逃,无奈之下抛弃了儿子。邓伯道带着妻子和侄子艰难地行走了一天,傍晚时分在路边的一片桑林里休息,妻子不断地看向来路,天色渐渐暗了下来。一个瘦弱的身影,摇摇晃晃地出现在道路的尽头,邓伯道的妻子飞奔着冲向了那个瘦弱的身影。邓伯道叹息着看着妻子搂着儿子痛苦,不到
衣冠南渡经风雨聚史成都好梅州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09-10-30 报纸名称: 中国旅游报
描述:“十看梅州”系列报道之二:衣冠南渡经风雨聚史成都好梅州□张俊黄丹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加深的今天,那些维系一个群体心灵的凝聚力变得愈加纤弱。而梅州,却将这种难能可贵的凝聚力实实在在地传承了下来,即便是历经了千年的历史沉浮也从未散去。出身梅州的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曾赋诗:“筚路挑孤辗转迁,南来远过一千年。方
“批、厝、鼎”见证衣冠南渡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08-06-21 报纸名称: 东南快报
描述:包括福州话在内的闽方言,大多将“信”称作“批”。如:写批(写信)、批壳(信封)、批纸(信纸)。批,据沈括《梦溪补笔谈》卷三:“前世风俗,卑者致书于所尊,尊者但批纸尾答之日反,故人谓批反。”沈括是宋代人,他所称的“前世”当指唐及以前朝代。能有这么多的“尊者”的书信往来,影响到日常用语,可见当时是有不少
又一次“衣冠南渡”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09-04-14 报纸名称: 作家文摘报
描述:1937年“卢沟桥事件”爆发,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。首都南京和北平、上海等地一批学术教育机构也一再播迁,先后栖息长沙、昆明等地,最后竟在一个“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”――四川南溪县李庄落籍。“历代亡国,无足轻重,惟南宋之亡,则衣冠文物,亦与俱亡矣!”王船山所痛心的“衣冠”实指文明。冯友兰在题“国立西南联
“衣冠南渡” 抗战时期的文脉传承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12-10-28 报纸名称: 成都日报
描述:本报讯(记者蒲兰)在抗战时期,当中华民族面临危难,为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,无数的学术机构和学者文人在战火中南迁。昨日成都故事邀请了学者岱峻老师,和市民分享了一段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“衣冠南渡”的历史故事。衣冠者,文明也。所谓的“衣冠传承”,便是文明的传承。岱峻老师说,在抗战时期,当时的国立中
不朽的“衣冠南渡”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09-06-24 报纸名称: 济南日报
描述:林浩文/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有一句歌词“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”。何谓“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”?回望距今仅70余年的中国抗战史,细节更能给人以具象的心理感受———“日军占领南京之后……日本人将陶片、石器当成废物垫土铺在铁轨之下;史语所二楼搪瓷洗澡盆,被日军当作喂马的饲料槽……”面对外敌入侵,步步进逼的亡
衣冠南渡 乱世来泉寻乐土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13-11-26 报纸名称: 东南早报
描述:元妙观有“八闽第一道观”之誉永嘉年间“衣冠南渡”,大批北方汉人南迁福建,不少人来到泉州定居。当时间倒回公元300年前后,在神州大地,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——北方广阔的中原地带,一队骑兵出现在官道上,神情惶恐、衣衫褴褛的百姓和曾经显赫的士族仓皇向南奔逃。骑兵过处,刀光剑影,尸横荒郊;千里江山,一时间
“福鼎史话”之八十:闽越遐阻,衣冠南渡
作者: 白荣敏   出版日期:2014-01-22 报纸名称: 福鼎周刊
描述:标题书法:罗礼平配图美术:罗健到了东汉末年,孙策、孙权兄弟先后通过多次征战,控制了浙南闽东,此间闽浙边区的山越人前仆后继地对孙吴政权进行英勇的抗争,但最后都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。他们的山寨被豪强占领、焚烧,只好迁往他处,留下的人被迫当了世家地主的佃客、部曲,从此山越的原始村社残余被彻底解体。魏晋南北朝
衣冠南渡 乱世来泉寻乐土
作者: 暂无 出版日期:2014-02-13 报纸名称: 东南早报
描述:元妙观有“八闽第一道观”之誉永嘉年间“衣冠南渡”,大批北方汉人南迁福建,不少人来到泉州定居。当时间倒回公元300年前后,在神州大地,我们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——北方广阔的中原地带,一队骑兵出现在官道上,神情惶恐、衣衫褴褛的百姓和曾经显赫的士族仓皇向南奔逃。骑兵过处,刀光剑影,尸横荒郊;千里江山,一时间
< 1 2 ... 8 9 10
Rss订阅